李新剑,男,汉族,1981年5月出生,博士,教授,安徽省最美教师、安徽省拔尖人才(青年学者)、安徽省高级双师、安徽省教坛新秀、鸠江好人、文昌学者I类人才、高级营销师和经济师。他舍“小家”顾“大家”,跑遍新坝村28个自然村的每个角落,积极推动新坝村乡村振兴工作,助力帮扶村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村。
守乡村,助振兴,让奋斗足迹踏遍乡村角落
2021年,李新剑别妻离子扎根农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。到岗后,他立即开展全面调研,采取“内强外联”的党建工作思路,很快为村党总支摘掉了“软弱涣散”村的帽子。他坚持党组织引领、合作社带动的强村富民之路,积极发挥驻村工作队与党员干部先锋作用,带领群众跑市场、找项目,结合区域农业产业发展优势,通过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引导鼓励群众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形成以种植、销售、务工等方式的利益联结机制,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。在第一年,就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由5万到69万元的突破,2023年新坝村集体经济经营收入更是高达220万元。
驻村两年多来,他跑遍新坝村28个自然村的每个角落,与广大村民、村“两长”、困难户和种植养殖大户进行深入交流,留下了几十万字的调查材料和工作日志。经过不懈的努力,新坝村先后获得“鸠江区村集体经济项目发展二等奖”“鸠江区最干净村居”等多项荣誉,2024年3月,新坝村获得芜湖市乡村振兴示范村荣誉称号。李新剑已连续两年在芜湖市选派干部考核中获“优秀”等次,2024年更是取得了任期考核“优秀”等次。他还被推选为“沈巷好人”“鸠江好人”,被芜湖市授予“芜湖市最美家庭”荣誉称号。
扶危难,济窘困,为民解忧办实事
群众利益无小事,一枝一叶总关情。李新剑带领工作队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。疫情期间,李新剑根据上级组织的要求,积极组织新坝村群众进行防控,他身先士卒,夜以继日的落实防控政策,始终活跃在抗疫第一线,常常连续数月不能返家。他心系群众,关心弱势群体,对于缺乏照顾,无法就医的独居老人,他及时组织村“两委”干部和志愿者进行救护。这些善举深入人心,也被群众赠送“疫情无情人有情,一心一意为群众”的锦旗。
为了帮扶当地种植养殖大户发展生产,扩大销售,他组织高校和企业技术人员、管理人员,对新坝村种植养殖大户和农业企业进行技术服务和指导;他积极打通高校食堂定点采购新坝村蔬菜的通道,为产品销售铺设新渠道;他组织高校工会扶贫采购,拉动新坝农产品销售。当地蔬菜种植大户亲手将一面“帮扶农企尽全力,为民解忧办实事”的锦旗送到李新剑手中,其先进事迹也被芜湖市多家媒体报道。
沉下心,潜钻研,把职教“论文”书写在乡村振兴大地上
李新剑提出了“双循环式”高校帮扶模式,旨在将乡村振兴与高校人才培养进行紧密结合,实现二者的互融与互哺。李新剑积极发挥“传帮带”的作用,组建了多个团队围绕乡村振兴创新创业、乡村振兴培训与咨询服务、乡村振兴科学研究、乡村振兴技术服务与产业推广,以此不断向乡村输出人才、技术、管理服务,并通过这种形式反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,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的“双循环”。两年多来,他开办乡村振兴系列培训讲座近50场,培养基层干部群众数千人次。
李新剑以“忘我”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院专业建设与关键指标的达成。他积极推动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,完成专业群建设方案策划与论证,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,搭上了专业群立项和建设的末班车;他积极申报横向课题和社会培训项目,为学院达成关键指标作贡献;积极拓展专业实践和就业基地,与沈巷镇农产品电子产业园建立校企合作关系;积极参与校乡村振兴产业研究院以及相关项目的筹备和申报,率领筹备团队通宵达旦进行突击攻关,促成了校乡村振兴产业研究院的创设和平稳运营。李新剑先后获得文昌学者I类人才称号、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、安徽省最美教师、安徽省拔尖人才青年学者等荣誉称号,连续两年获得学校嘉奖。
咬定青山不放松,脚踏实地加油干。他怀着浓厚的乡土情结和为民情怀,将“论文”写在了乡村振兴的沃野中。他无私忘我,将心血和所学倾洒在了乡村振兴的土地上,为党的乡村振兴事业倾注汗水,他的驻村事迹也是校党委积极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的缩影。近年来,学校积极响应党的号召,组织师生驻村帮扶、支教支边,无数机电人在乡村、基层和西部地区书写了一篇篇的感人华章。(发稿:朱永静 图片:李新剑 审核:何晓凤/李琛)